古风·其十九

2022-09-17 可可诗词网-李白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唐至德元年(756)春,李白作《古风》59首,抒写其精神漫游。此为第19首,写神游华山,虽属游仙,然最后“俯视洛阳川”也涉及到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

      这首诗列《古风》第19首。作于至德元年(756)春。安史乱后,诗人对祖国命运十分关心,这首诗是他借游仙写中原在“胡兵”凌虐下的悲惨情景。诗中的莲花山,即西岳华山的莲花峰,峰上有宫,宫前有池,池生千叶莲。莲花山东北有云台峰。诗的前十句写游仙,说明星(仙女名)、玉女邀他登上云台峰,拜见神仙卫叔卿,恍惚之间,与神仙驾着鸿雁飞入高空。后四句从游仙回到现实生活。在空中低头看到洛阳到处是“胡兵”纷纷来去,人民遭受杀害,流血涂遍了野草,而豺狼似的敌人却一个个封官称将。前半游仙,反衬后半之写实。尤其“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二句,形象地勾勒出战乱之惨烈与叛军之昏乱,沉痛忿怒之情溢于言表。萧士斌在其《分类补注太白诗》中说: “太白此诗似乎记实工作,岂禄山入洛阳之时,太白适在云台观乎?”所说甚是。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古风·其十九》
    .[唐].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 《 ɡǔ fēnɡ · qí shí jiǔ 》 
    《 古 风   · 其 十  九  》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xī shànɡ lián huā shān , tiáo tiáo jiàn mínɡ xīnɡ 。 
    西 上    莲   花  山   , 迢   迢   见   明   星   。 
    sù shǒu bǎ fú rónɡ , xū bù niè tài qīnɡ 。 
    素 手   把 芙 蓉   , 虚 步 蹑  太  清   。 
    ní chánɡ yè ɡuǎnɡ dài , piāo fú shēnɡ tiān xínɡ 。 
    霓 裳    曳 广    带  , 飘   拂 升    天   行   。 
    yāo wǒ dēnɡ yún tái , ɡāo yī wèi shū qīnɡ 。 
    邀  我 登   云  台  , 高  揖 卫  叔  卿   。 
    huǎnɡ huǎnɡ yǔ zhī qù , jià hónɡ línɡ zǐ mínɡ 。 
    恍    恍    与 之  去 , 驾  鸿   凌   紫 冥   。 
    fǔ shì luò yánɡ chuān , mánɡ mánɡ zǒu hú bīnɡ 。 
    俯 视  洛  阳   川    , 茫   茫   走  胡 兵   。 
    liú xuè tú yě cǎo , chái lánɡ jìn ɡuàn yīnɡ 。 
    流  血  涂 野 草  , 豺   狼   尽  冠   缨   。 
  • 《古風·其十九》
    .[唐].李白.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臺,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西登华山莲花峰,远远望见仙女明星。
    洁白的玉手拿着莲花,凌空逍遥飞上太空。
    霓虹衣裳拖着宽长飘带,轻盈飘拂升天而行。
    邀我同登云台峰,拜见仙人卫叔卿。
    恍光惚惚与仙人同去,驾着鸿雁翱翔在高空。
    忽反顾俯看洛阳山川,安史叛军茫茫一片。
    烧杀抢掠血染野草,豺狼们封官拜将横行中原。
     
  •  
    【注释】
     
    1.这首诗大约是至德元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后所作。当时李白在安徽宣城一带。
     
    2.莲花山:华山最高峰,上有池,生千叶莲花,据说服之能成仙。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县。
     
    3.迢迢:远远地。明星:神话中华山上的仙女名。
     
    4.芙蓉:即莲花。
     
    5.虚步:凌空而行。蹑(音nie):踏。太清:即天空。
     
    6.霓裳:虹霓做的衣裳。曳:拖曳。
     
    7.云台:华山东北部的高峰。
     
    8.卫叔卿:仙人名,汉武帝派人寻访,至华山,见他与数人博戏于绝岩之上。
     
    9.紫冥:青空。
     
    10.川:平川。
     
    11.胡兵:指安禄山叛军。
     
    12.豺狼:指安禄山的伪官。冠缨:官服。缨:系帽的带子。
  •  
    【集评】 清·王琦:“此诗大抵是洛阳破没之后所作,胡兵谓禄山之兵,豺狼谓禄山所用之逆臣。”(《李太白全集》卷二)
     
    清·陈沆:“皆遁世避乱之词,托之游仙也。《古风》五十九章,涉仙居半,惟此二章(指此诗和“郑客西入关”一首)差有古意,则词含寄托故也。世人本无奇肊,好言升举,云螭鹤驾,翻成土苴。太白且然,况触目悠悠者乎?”(《诗比兴笺》卷三)
     
    今·詹瑛:“按诗中不及长安事,当是西京未陷以前所作。”(《李白诗文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再版本110页)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诗以游仙的方式反映中原大地在安史叛军蹂躏下的悲惨情景,表现出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叛军暴行的无比愤慨。
     
          开头两句写登山而见仙女: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莲花山”指西岳华山的最高峰。《陕西府志》: “华山北上有莲花峰,视诸峰为更高。” “明星”是神话中的华山仙女。《太平广记》卷五十九: “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诗人想象自己登上了高高的华山莲花峰,远远望见了明星仙女。这是游仙的开始。诗中的明星,不仅泛指华山仙女,而且从字面上引出一个群星闪烁、光明美好的神仙世界。
     
         接着写仙女升天: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仙女们洁白的玉手,拿着美丽的莲花,那彩虹般的衣裳拖着长长的飘带,凌空而行,飘然升上天庭。在诗人眼中,神仙世界是如此纯净美好,仙女的生活是如此自由自在,这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理想境界,于是加强了远离尘世、遨游仙境的愿望。
     
             仙女们似乎洞察了诗人的心情: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云台”是华山一高峰,在莲花峰东北。“卫叔卿”是传说中的仙人。葛洪《神仙传》说他是汉代中山人,服云母得仙,曾乘云车、驾白鹿去见汉武帝,本以为武帝好道,必加优礼,但武帝只以臣下视之,卫叔卿大失所望而默然离去。而李白的遭际与之相仿佛。现在,仙女们邀请他登上云台峰,参拜神仙卫叔卿,岂不正合心意。所以他也就恍恍然与仙人们一起,驾着鸿雁升入了渺渺太空。
     
           但是,诗人毕竟不能忘怀现实: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豺狼”指安禄山及其追随者。古代的大官均高冠博带,这里以“冠缨”代指高官。正当诗人恍惚间将与仙人升入天庭时,回头俯视洛阳一带,只见到处都是往来纷纷的安史叛军,广大人民正惨遭杀害,鲜血涂满了野草,那些凶残的敌人却一个个封官升爵,耀武扬威,骄纵得意。诗中虽然没有讲明自己是否继续前行,但诗人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爱国心迹显然可见,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离骚》的结尾:正当屈原“陟升皇之赫戏”时,“忽临睨夫旧乡”,于是“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再也不忍心离开故乡了。这里李白的心情亦复如此。虽然在他思想上存在着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但对现实局势的深切关注毕竟超过了对神仙世界的热烈向往,所以,飘然飞升的举动也就戛然而止了。
     
            李白与杜甫都反映过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但方法不同。杜甫从各个方面详细具体地加以描述,深刻细致,扣人心弦;李白则从总体上予以揭露,大刀阔斧,动人心魄。同样是写叛军的凶残骄横,杜甫笔下是“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悲陈陶》);李白笔下则是“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可以说,杜甫是在地上观察现实;而李白是从天上俯视现实。这就是现实主义诗人与浪漫主义诗人观察生活、反映现实的不同方法。
     
            这首诗,通过游仙的方式,在广阔的空间驰骋想象,以虚构的纯洁美好的神仙世界与现实的血腥污秽的人间社会相对照,反映了安禄山在洛阳称帝这一历史事件,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叛军的无比憎恨,既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极富艺术感染力。
     
           皆遁世避乱之词,托之游仙也。《古风》五十九章,涉仙居半,唯此二章(即此诗与“郑客西入关”两首)差有古意,则词含寄托故也。世人本无奇臆,好言升举,云螭鹤驾,翻成土苴。太白且然,况触目悠悠者乎? (陈沆《诗比兴笺》卷三)
     
            “西上莲花山”诗,(古风五十九首之十九)诗云: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水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萧士赟曰: “安史乱离之际,朝廷借回纥兵复两京,故曰‘茫茫走胡兵’。复用官爵赏功,不分流品,故曰‘豺狼尽冠缨’也。”徐祯卿曰: “此篇刺玄宗也。此诗前半篇皆游仙之词。”奚禄诒曰: “只是悼长安之乱,不甚重仙耳。”《诗比兴笺》:“皆遁世避乱之词,托之游仙也。”王注: “此诗大抵洛阳破没之后所作。‘胡兵’谓禄山之兵,‘豺狼’谓禄山所用之逆臣,萧氏以‘胡兵’为回纥,以‘豺狼尽冠缨’为用官爵赏功不分流品,似未是。”按诗中不及长安事,当是西京未陷以前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
     
  •     这首诗“托之游仙”,而“词含寄托”(陈沆《诗比兴笺》),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前十句,写诗人登上西岳华山后的所见所闻,因是想象之词,故显得神奇恍惚,缥缈幽雅,意境极为高远。“明星”,乃是神话中的华山玉女,故接着用“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加以描状。“素手”、“芙蓉”、“太清”,这是何等的清洁高雅!“虚步”、“飘拂”,又是何等的缥缈轻盈!再加上艳丽的霓裳拖着宽广的长带,随风飘舞,真是美极了。“升天行”点明玉女的去向,引启下面四句。诗人被玉女邀至华山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见礼。一个“高揖”,突现了诗人那洒落不羁的外貌和心性;“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极写诗人仙游时忘怀荣辱得失、沉醉于“紫冥”(高空、仙界)中的快感。在众多的仙人中,诗人之所以独取卫叔卿,主要由于诗人怀才不遇的遭遇与他极为相似。传说卫叔卿曾因汉武帝对他简慢无礼而大失所望,愤然离去。正因为如此,诗人对他不仅“高揖”,而且与之驾鸿同游了。
     
           最后四句,声情突变。当诗人“驾鸿凌紫冥”时,偶然从高空“俯视”,但见古都洛阳一带,到处是烧杀抢掠的胡兵。自己的同胞惨遭屠戮,血流遍野,而豺狼们却戴冠簪缨,窃踞显位。看到这种景象,他怎能不万分沉痛呢?诗中虽然没有一句议论,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关切和同情,对“豺狼”之流的愤怒和痛恨,却令人真切可感。前人谓此诗作于安禄山反兵攻破洛阳之后,大体是可信的。
     
     
  •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在四十四岁结束他在长安的生活以后,曾经到西岳华山去玩过一次。“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华山秀丽雄伟的景色给了他深刻难忘的印象,难怪他经常在自己的诗里描绘华山了。著名的如《西岳云台送丹丘子》是他送自己的道友元丹丘去华山时作的:“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以他那如椽大笔,为我们画出了峥嵘西岳的景象,读之使人神往。而这一首《西上莲花山》的十四句诗中,有十句也是描写华山游仙的。在这十句诗中,诗人充分运用浪漫主义的想象,创造了一个虚无缥渺的仙境:
     
             李白登上了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远远的看见仙女明星在云端里迈步。据郭璞《山海经注》:“太华山上有明星玉女,持玉浆,得上服之,即成仙。道险僻不通。”今天,李白遇到了明星仙女,他是多么想能服一点儿玉浆成仙啊!这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只见明星仙女洁白的手里拿着一朵荷花,她的用霓虹组成的衣裙上拖着一根宽阔的飘带,飘飘摇摇地往天上飞去。正在李白出神凝望的时候,明星居然邀请他登上云台峰,并把他介绍给了另一个仙人卫叔卿。李白向卫叔卿表示敬意,长长地给他作了一个揖,而这时自己也觉得变得恍恍惚惚起来,跟着卫叔卿走了,乘着鸿鹄向那高空飞去,飞去……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境界! 李白曾不止一次地在诗中表现自己对这种境界的追求:“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焦山望松寥山》)。现在,诗人凭着他往日游华山的印象,描绘着这个神奇的世界,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心中的高兴是自不待言的。
     
          但是诗人就这样沉醉在个人的虚无缥渺的幸福之中吗?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不成其为人民的诗人了! 作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是应该和那个时代的人民的痛苦、欢乐结合在一起的;以人民的欢乐为欢乐,以人民的痛苦为痛苦,这才是人民所欢迎的诗人。诗人结尾便陡然一转:“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时诗人在高高的天空中向下一望,啊,那洛阳附近的平原上,安禄山的部下到处流窜,那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被杀戮,被掠夺,鲜血染红了野草,而那班豺狼们——安禄山的党羽,却逍遥自在,都穿起官服,做他们的好梦了!
     
           由此看来,这首诗花了很多的笔墨写的,并不是诗的主题,而诗的结尾点了一下的,却正是诗人所要着重表达的意思。在这里,虚无缥渺意境的创造,只不过是起了一个衬托的作用罢了。姜夔说:“篇终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白石诗说》)这首诗正是这样。李白驰骋丰富的想象,描绘幻觉中的莲花山,展现了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借此,表现了他对自由、光明的渴望和追求。理想是那样美好,现实却如此严酷,美好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照,诗人精神上的痛苦是可以想见的。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间是天宝十五载(756)。这是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当时安史乱军已经攻破了洛阳,但尚未占领长安,而我们的诗人李白在南方皖、苏、浙一带活动,后来又隐居在庐山。他的生活应该说还是较安定的,不象杜甫那样在颠沛流离之中。政治上的不得意使他产生了学道、隐居的念头,从中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这是一个方面;可另一方面,当他听到祖国北方生灵涂炭的消息后,却又痛惜万分,忍不住写下了这一首“古风”。诗最后的四句仅仅描绘了血淋淋的现实,并没有提出什么应该如何的号召,但正是这种血淋淋的现实教育了人民,教育了李白,也教育着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写诗就要这样含蓄,而不用直露,含蓄比直露更有力量。“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姜夔《白石诗说》)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