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华《大弥撒之思》赏析

2023-12-02 可可诗词网-散文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韩少华《大弥撒之思》原文

   你去过教堂吗? 无论出于哪种动机,或者是出于对宗教的信仰,或者是出于观察体验生活的需要,或者仅仅想满足一下好奇心而已。当你步入那尖顶的屋穹下和重新返回太阳朗照的大地的时刻,你的脑海里涌现过怎样的感想? 内心产生过怎样的感受? 如果你有过感想与感受,那么再来读一下《大弥撒之思》,你可以对照一位作家的观察与思考,重温你当初的感想与感受。如果你根本没去过教堂,那么更应该读一下这篇散文,它会引起你对宗教问题的理性思考。

大弥撒是天主教的一个重要仪式,每逢重大的宗教节日,教徒们都会来到教堂,举行弥撒典礼。《大弥撒之思》的作者并非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教徒,他来到教堂参加弥撒大典,乃是出于考察宗教的目的。文章以马克思对宗教的著名论断作为题记,从而一开始就表明了作者对宗教有着理性的认识。以往,他只是从文学作品中,依稀领略过教堂那种森严、凝重、深幽得近于神秘的气氛。如今,为了更具体地考察宗教,他亲自去参加了大弥撒的典礼。由于他的目的性明确,由于他能够背诵马克思对宗教的至理名言,由于他是个无神论者,因而他是“微昂着自己的头颅,步入这圣堂的”。

马克思对宗教的论述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宗教最初是在穷苦人中间产生的,他们因为不堪忍受现实的苦难,因而幻想有一个上帝,有一个天堂,上帝会派人把他们从苦难中拯救出来,他们在现实中的苦难都会在来世的天堂中得到补偿。人们就是用自己的幻想创造了宗教,宗教成了被压迫者的叹息,它像鸦片一样,具有暂时的止痛和麻醉作用,可以使人民忘却现世的苦难。这其实是人找不到自己的幸福时把并不存在的、幻想中的幸福当作现实的一种自我欺骗和自我安慰。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有些人在现实中遇到挫折时,不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而是转向宗教,到那虚无飘渺的世界中去寻求安慰。作者在教堂里遇见的一个男孩子就是这样的人。男孩在家里和父母得不到交流与沟通,对学校的教育不甚满意,课余时间又没法找知心的同学,于是跑来教堂。而教堂里庄严的气氛以及教义的劝人为善的确能给人以净化和某种启迪。在大弥撒的进程中,作者三次写到了那男孩的神态。他先是“俯首低眉,双唇嚅动”,“全身心的虔诚”。接下来是“两眶泪光”,最后竟“双手合什,低眉长跪,且已泪流满面”。这男孩神态的每一次变化,是伴随着教堂气氛而愈显虔诚的。究竟是这少年本身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还是因为受那气氛的感染而显得虔诚? 这少年对宗教又懂得多少? 这些问题促使人们必须做严峻的思考。在作者看来,少年的信仰应该在广阔的地平线上,他本该到晴朗的长空下去奔跑,到汹涌的大海上去遨游,他的生命真谛本该从大地上的生活中去寻找,可是,他却投身到来自“天国”的“圣灵之光”中,这该是何等严峻的问题。作者虽然没有正面作出解答,然而,他以一连串沉重而又尖锐的反问句,要求社会对此作出严肃的反思。

可以这么说,《大弥撒之思》是一篇用文学样式进行宗教反思的散文。一如它要表达的思想,这篇散文的风格是凝重而又严谨的,不乏哲学的思辩色彩。在文字的表达上,作者选择了一种既含蓄又寓意深刻的手法,比如他与少年的对话,干洗练中透出极大的信息和潜台词,即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的漠然将会导致他们去宗教中寻求慰藉。再比如有关“位移”的概念,作者对这物理学上的概念赋予了社会历史的丰富内涵。历史的“错位”所投下的阴影,难道不就是“文革”浩劫的阴影吗? 大弥撒的余音在某种程度上不正是“文革”那种狂热的、盲目的个人崇拜的象征? 作者留给我们的思索比他说出的话要多得多!

 

(施国英)

 

字数:5826

①⑤ 均引自《<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页至第15页)。 
② 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所著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批判专制和教会,有宗教生活描写。 
③ 本世纪爱尔兰女作家,所著长篇小说《牛虻》描写十九世纪意太利人民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斗争,揭露天主教会的反动面目,有宗教生活描写。 
④ 拉丁文missa的音译。天主教的主要宗教仪式。该教称举行这种仪式就是重复耶稣在十字架上对天主的祭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