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发于畎亩之中

2022-11-21 可可诗词网-古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题解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传说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才被尧举用。本文就从舜发迹于田间说起,列举历史上六位出身卑微但后来均有所作为成为杰出人物的事迹,说明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都须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他们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经过一系列的磨练,吃各种各样的苦,才逐渐增长才干,有所成就的。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如此。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孟子说:“舜发迹于田地之间,傅说从筑墙的工匠中被提举出来,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管夷吾被举荐于囚徒之中,孙叔敖被提举于海滨,百里奚被提举于交易市场。所以天若要将重大使命降临到某人身上,一定要使他的心意,受到苦恼,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受到干扰,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人经常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然后才能改进;心意困苦,思虑艰难,才能奋发而起;表现在脸色上,所发在声音中,才能使人了解和感到。如果国内没有能够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往往是亡国的因素。这样,就可以明白忧患能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能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赏读
        本文围绕客观环境和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中心命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著名论断,告诫人们要勇于克服困难。在论证方法上,文章有主有次,有正有反,由个别到一般,别具一格,很值得称道,开篇列举的大量事例,为文章结论的归纳提炼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在修辞上,文章要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极力铺叙反衬人生成功之不易,形成强烈的震撼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本文所阐发的观点和主张更值得称道。已故国家主席在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曾引用了本篇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段,并一度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自我修养的座右铭。其说明孟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至今为许多人所传诵、用以自勉。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