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采石矶》

2022-12-12 可可诗词网-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吴伟业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

曾闻飞将上,落日吊开平。

这是一首吊古之作。采石矶,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的东岸,原名牛渚矶,为牛渚山突出长江而成。三国时更名采石矶,其地江面较宽,形势险要,明代开国名将常遇春曾于此大破元军。《明史·常遇春传》:“(明)兵薄牛渚矶,元兵阵矶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戈,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元军披靡,诸将乘之,遂拔采石,进取太平。”诗的第三句,说的正是当年的这一段史实。

“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这是诗人亲眼所见的采石矶的地理形势,也是当年常遇春做出英雄业绩的险恶环境。“寻”,古代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一矢争”,是说江流湍急,几乎可以与箭速比快慢。水箭相比,由来已久。《慎子》说:“河之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高适《金城北楼》诗说:“湍上急流声若箭。”以上两句说石壁高险,水流湍急,同为写景之笔。第三句触景生情,引出对史事的联想。“曾闻飞将上”的“上”字,相当于《明史》本传中的“跃而上”,包括了跳过急流的那一跃与登上高而险的采石矶两个动作,这是元、明两军采石矶之战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常遇春的形象即因此一“上”而于瞬息之间变得光彩照耀,壮美动人。至于史书所载常遇春在“跃而上”以前的“敌接其戈”,跃上之后的“大呼跳荡”、“元军披靡”等情景,较之“跃而上”,相形之下黯然失色,且诗歌篇幅有限,就一概略去不论。末句中的“飞将”,为“飞将军”的省说,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后因以“飞将军”指矫健敏捷之将领。这里以“飞将”称常遇春,不仅言其勇武,且又关合如飞跃上的动作,用旧若新,十分传神。末句于写景中结出吊意。常遇春于洪武二年(1369)与李文忠攻克开平(治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还师时暴病身亡,追封为开平王。此处即以“开平”指开平王常遇春。尽管常遇春早已作古,但他在采石矶头留下的业绩,尤其是振奋人心的那一跃,千秋如在。诗人的崇仰之情,不觉油然而生。这时落日的余晖正照到采石矶头。诗人猛然觉得,不仅自己正怀着吊意,而且在万里长江上游尽头的那一轮又圆又大的红日,似也怀着无限深情,在沉落之前正在凭吊英雄。说红日也在凭吊,这无疑是诗人主观感情的外化,是移情的作用。由移情而益见诗人感受之强烈,吊意之深沉。末句与电影中的“定格”相仿佛,那“落日”似乎永远不会沉没。阔远的江面,高远的天宇,辉耀天地的红日,承受着夕照抚爱的矶头,组成了一幅极其壮美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永恒的画面。

此诗前两句写景,重在显示环境的险恶,用以映衬英雄行为的难能可贵;第三句在用笔上一荡,回顾史事,着力表现的是勇武志士的心灵之美,在险山恶水的背景前愈益显出英雄形象的光辉。末句将笔收回,情景双结,铸成雄深阔远的诗境,寄写深沉邈远的吊意。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