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吟

2024-02-18 可可诗词网-千家诗翻译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原诗今译】


        杜鹃鸟一声接一声地啼唤,
        泣着血丝一直叫到四更天。
        蚕房里蚕稠桑叶儿沙沙响,
        养蚕女怕叶稀时时起来看。
        月儿从楼顶又挂到柳梢头,
        养蚕女难信此刻是四更天。
        因为美娘出外歌舞还未还。


        【鉴赏提示】
        假如一个终年在贫困线上苦熬的穷人,突然闯入与自 己天地悬隔的社会圈里,比如富商大贾的宅院,或者甚至是 皇宫贵戚家里,他就会发现许多与自己已有的习惯完全背 谬的东西。他会觉得在那里生活的是一些难以理解的 “怪 人”,从而心理上形成极大的差异。类似的故事,中外古今文 学作品里都有反映,例如《世说新语》里豪奢惊人的石崇就 是。谢枋得《蚕妇吟》也是一篇这样的作品。
        诗题曰“蚕妇吟”,本是写养蚕妇女之辛劳的。但是诗歌 并没有到此就止;诗人为了透过一层体现蚕妇之苦,通过蚕 妇的心理以及蚕妇特有的思维逻辑,写了南宋末年上层达 贵官员们的荒淫,并将两者作了明显的比较,则蚕妇愈见其 苦,统治阶级愈见其荒淫。诗的构思堪称巧妙,角度也十分 新颖。短短的一首七绝能做到这样,实在难得。
        起句点节令、时间。子规又名杜鹃,相传是古蜀王望帝 杜宇魂魄所化。子规春天啼叫不止,鸣声凄苦,直至吐血而 死。“啼彻”即啼个不停,从黄昏直到四更,是为“彻”。四更正 是万籁俱寂,人们甜睡之时,然而仍有不眠之人,那就是养 蚕妇。第二句“起视蚕稠怕叶稀”即解释蚕妇何以彻夜不眠 的原因。“怕”字贯“蚕稠”和“叶稀”两处,应该是“起视怕稠 蚕叶稀”,为了协调平仄将“怕”字后置。“蚕稠”并不是真的 蚕儿稠稠密密——大凡对养蚕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蚕愈大 (所谓蚕老)所食桑叶愈多、愈快,当桑叶食尽时,则只见蚕 儿挤在一起,这就是“蚕稠”了。“蚕稠”和“叶稀”互为因果。 蚕儿没的吃,势必影响作茧,所以当蚕养到后期,蚕妇们是 彻夜不得休息的,要不断地给蚕添加新叶。
        关于蚕妇之苦,诗写到此为止。三、四句突然宕开,说到 蚕妇以外去。可以说整首诗巧处、妙处皆在后两句。
        蚕妇起来视察了蚕和叶的情况,看看月亮,已经高悬在 楼头杨柳梢了。根据经验,她知道此刻正是四更天。在蚕妇 的心里,她相信全世界的人都在甜睡,除了像她这样的蚕 妇。可是为什么耳边传来隐约的管弦之声?是那些如花似玉 的舞女们在跳舞。该不是自己判断错了吧?现在并不是天将 破晓的四更天?当然不会,高悬于楼头的月亮证明着。那么 为什么舞女们还不归家?这简直要把养蚕妇弄糊涂了,她怎 么也不相信,竟有人也似她一般彻夜不眠!“不信”是三、四 两句的领词,蚕妇不信楼头高悬的是标志时间的月亮,就因 为她不信舞女们竟然四更天尚不归去。当然,在舞女周围酒 酣耳热、兴致勃勃观看歌舞的是达贵官人们,这一点蚕妇可 能知道,也可能并不知道。诗人当然是知道的,他字面上写 “玉人歌舞未曾归”,其意并不在讽刺歌舞妓,而是在那些醉 生梦死的达官贵人身上。这和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 江犹唱后庭花”用意是相同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