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诗(其二十二)

2019-06-30 可可诗词网-古典文学作品精注 https://www.kekeshici.com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山屐已散休矾蜡〔2〕,柴车从来不须巾〔3〕。仙尘佛劫同时尽〔4〕,坠处何须论厕茵〔5〕
        
        〔1〕《六如居士全集》新版《唐伯虎全集》附录一条佚事:唐寅在桃花庵种半亩花,多是牡丹,邀好友苏州才子文征明、祝允明来饮酒赋诗,通宵达明,时而痛哭。花落则一一细拾,装入锦囊,葬于药栏东侧,作《落花诗》送之。《落花诗》共三十首,这是第二十二首。
        〔2〕“山屐”句:古代贵族登山的屐制作讲究,为求舒适、防水、耐磨,要打一层矾和蜡。谢灵运说:“不知平生能蜡几量屐?”意谓人生短促,穿不坏几双屐。唐寅则说根本就不用那种贵族的登山屐。
        〔3〕“柴车”句:柴车,简陋的车,又名栈车。巾,帷饰,布帘。此句意为柴车根本用不着装饰。
        〔4〕仙尘:仙界和凡间。佛劫:佛和盗贼。
        〔5〕厕茵:粪厕和花茵。用范缜《神灭论》“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有落厕中,有落茵上”句意。
        
        现实中的唐伯虎,并不像“三笑点秋香”故事里说的那么潇洒惬意,而内心有其苦闷和不平。在这首诗里,他说,花开花落寻常事,用旷达来舒解悲凉,用富贵贫贱终将同归于尽来超越不平,完成最后的平等,管它身后是落在茵上,还是落在厕中,都“无所谓”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