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2019-07-04 可可诗词网-古典文学作品精注 https://www.kekeshici.com

        
        晋太元中〔2〕,武陵人捕鱼为业〔3〕。缘溪行〔4〕,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6〕
        林尽水源〔7〕,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8〕;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9〕。土地平旷〔10〕,屋舍俨然〔1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2〕;阡陌交通〔13〕,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14〕。黄发垂髫〔15〕,并怡然自乐〔16〕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17〕,具答之〔18〕。便要还家〔19〕,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2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21〕,率妻子邑人〔22〕,来此绝境〔23〕,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5〕,皆叹惋〔26〕。馀人各复延至其家〔27〕,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8〕。”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29〕,处处志之〔30〕。及郡下〔31〕,诣太守〔32〕,说如此〔3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34〕,遂迷〔35〕,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36〕,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37〕。未果〔38〕,寻病终〔39〕。后遂无问津者〔40〕

        〔1〕本文是陶渊明晚年的重要作品,约写于五十七岁时。作者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理想。“记”后有《桃花源诗》一首,今略。
        〔2〕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公元376~396)。
        〔3〕武陵: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
        〔4〕缘:沿着。
        〔5〕英:花。缤纷:纷繁。
        〔6〕穷:尽。
        〔7〕林尽水源:桃花林尽头就是溪流源头。
        〔8〕才通人: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9〕豁然开朗:开阔明亮。
        〔10〕平旷:平坦空旷。
        〔11〕俨(yan)然:整齐的样子。
        〔12〕属:类。
        〔13〕阡陌:田间小道。南北曰阡,东西曰陌。交通:交错。
        〔14〕悉:全,都。
        〔15〕黄发垂髫(tiao):指老人和儿童。老年人发色转黄,故以黄发指老人。儿童头发下垂,故以垂髫指儿童。
        〔16〕并:全都。怡(yi)然:快乐的样子。
        〔17〕问所从来:问(渔人)从哪儿来。
        〔18〕具:全部,一一。
        〔19〕要(yao):同“邀”,约请。
        〔20〕咸:都。
        〔21〕先世:祖先。
        〔22〕邑人:同乡人。
        〔23〕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24〕无论:更不用说。
        〔25〕此人:指渔人。为具言:为(桃花源中人)详细述说自己知道的一切。
        〔26〕叹惋:感慨叹息。
        〔27〕延:迎请。
        〔28〕不足:不值得。外人:桃花源外的人。
        〔29〕扶:顺着。向路:来时走的路。
        〔30〕志:标记。
        〔31〕及:来到。郡下:郡城。
        〔32〕诣(yi):拜见。
        〔33〕说如此:告诉这种情况。
        〔34〕向所志:原先记下的标记。
        〔35〕遂迷:竟然迷路。
        〔36〕南阳: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刘子骥:名驎之,晋代隐士,好游山水,事载《晋书·隐逸传》。
        〔37〕规往:计划前去。
        〔38〕未果:没能实现。
        〔39〕寻:不久。
        〔40〕问津:本义为询问渡口,这里指探访桃花源的路。
        出于对东晋动荡混乱现实社会的否定和对安定平静生活的向往,陶渊明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出一个世外桃源。这与他受老子“小国寡民”、“绝圣弃智”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也与魏晋以来反儒家名教而倡返归自然的思潮一脉相承。世外桃源的社会理想虽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但通过陶渊明的艺术创造,却给人们留下了一篇冲淡自然、风景如画、叙事婉转、意境幽远的优秀散文作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