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故事】: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原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由于自己的政见不被战国时各国当权派采用,处处碰壁,而后才编书讲学,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在讲学中,他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和方法,例如他曾说过:“如果受教育者没有强烈而迫切的学习要求,那么教的人纵然费尽心力,也不能获得良好效果。”在《论语·述而篇》中说道:“求学的人自己并不急于要求弄明白的时候,且不必忙着开导他;他自己并不急于要说出道理的时候,也不必忙着启发他。如果受教育的人了解了一隅,而不能由此推知其余相同的三隅,那么不用枉费心机再教他什么了。”

【意思】:举一例能推知其它。反:类推。指善于推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古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 学说话, 倒可以有‘举一反三,的效验。”《邹韬奋《萍踪忆语》:“梅隆所经营的钢铁业, 在世界大战中当然也是一个发大财的工具,现在只得举一反三, 不能评述了。”曹靖华《飞花集》:“即便较丰富的辞书, 在它有限的举例中, 对你也不过起举一反三,抛砖引玉,助你联想和引伸的作用。”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3-0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chengyugushi/1079.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