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人于千里之外

    
【出处】:《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故事】:战国时候,鲁国打算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主持国政。孟子知道此事,非常兴奋,高兴得睡不着觉。孟子的另一个学生公孙丑便问他为什么这样高兴。孟子说:“乐正子是个能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如果一个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天下的人就会从千里以外赶来把好的意思告诉他。凭这一点来治理天下,也就能应付自如了。假如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那就会‘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乐正子能治理好鲁国,是没有问题的了。”公孙丑听后,也同孟子一样高兴了起来。

【意思】:把别人的意见拒之千里之外。形容一个人态度傲慢,使人无法接近。

【古例】:清·李宝嘉《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词色之间也就和平了许多,不象前天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3-0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chengyugushi/1084.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