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

    
【出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 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故事】:相传战国时代, 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的姿态很美,外地的人都竞相仿效。燕国寿陵地方有个年轻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不顾千里迢迢,长途跋涉来到邯郸学习。这个年轻人整天呆在路旁,观察人家走路的姿势,几天以后,他开始模仿着试走,但总是学得不象。为了把赵国人的步法学到手,你就干脆丢掉自己原来的步法,从头学起。结果,尽管他化了很大力气,却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法,竟连自己怎样走路也忘光了,只好匍匐在地,一直爬回家去。

【意思】:向邯郸人学习走路。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没有学到别人的本领,倒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了。亦作“学步邯郸”。

【古例】:《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宋·姜夔《白石道人诗集·送项平甫倅池阳》:“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2-2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chengyugushi/799.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