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 与垂棘之壁, 假道于虞以伐虢。”
【故事】:公元658年,晋献公派大夫荀息到虞国去借路,准备攻打虢国。荀息献计说:“如果把美玉、良马送给虞国公, 他一定会借路的。”晋献公同意这个计策, 就派荀息带着随从及美玉、良马, 去虞国请求借路。虞国的贤臣宫之奇劝虞公不要借路, 不然会给虞国带来灾祸。虞公不听, 答应了晋国的请求。过了两年, 荀息再次向虞国借路, 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又劝虞公切不可再借路给晋国。他说:“……虞国与虢国的关系, 就象车子与车旁的夹板一样紧密。车子要依靠夹板, 夹板也要依靠车子, 否则就不稳固。谚语说: ‘唇亡齿寒’。今天虢国没有被灭掉, 是依靠我们虞国; 虞国没有被灭掉也是依靠虢国。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去打虢国, 那么虢在一个早上灭亡了, 我们虞国就会在晚上被灭掉。所以不能借路给晋国啊!”虞公不听, 仍然把路借给了晋国。结果荀息把虢国灭掉, 回来时又将虞国也灭了。
【意思】: 原指晋国向虞国借道灭虢,返回时顺带灭虞。假: 借; 途: 道路; 虢: 指‘北虢’, 春秋时的诸侯国名。后指以向对方借道为名, 行消灭对方之实的诡计。
【古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孔明曰:‘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 实取荆州。’”
分享到:
【故事】:公元658年,晋献公派大夫荀息到虞国去借路,准备攻打虢国。荀息献计说:“如果把美玉、良马送给虞国公, 他一定会借路的。”晋献公同意这个计策, 就派荀息带着随从及美玉、良马, 去虞国请求借路。虞国的贤臣宫之奇劝虞公不要借路, 不然会给虞国带来灾祸。虞公不听, 答应了晋国的请求。过了两年, 荀息再次向虞国借路, 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又劝虞公切不可再借路给晋国。他说:“……虞国与虢国的关系, 就象车子与车旁的夹板一样紧密。车子要依靠夹板, 夹板也要依靠车子, 否则就不稳固。谚语说: ‘唇亡齿寒’。今天虢国没有被灭掉, 是依靠我们虞国; 虞国没有被灭掉也是依靠虢国。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去打虢国, 那么虢在一个早上灭亡了, 我们虞国就会在晚上被灭掉。所以不能借路给晋国啊!”虞公不听, 仍然把路借给了晋国。结果荀息把虢国灭掉, 回来时又将虞国也灭了。
【意思】: 原指晋国向虞国借道灭虢,返回时顺带灭虞。假: 借; 途: 道路; 虢: 指‘北虢’, 春秋时的诸侯国名。后指以向对方借道为名, 行消灭对方之实的诡计。
【古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孔明曰:‘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 实取荆州。’”
发布时间:2019-02-2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chengyugushi/918.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