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

    
【出处】:《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词由。古时候,齐国有一次大荒年。有个名叫黔敖的人,大发善心,在大路旁边设一个舍饭摊,救济逃荒过路的难民。有一个难民,用衣袖蒙着脸,拖着鞋,饿得眼睛都睁不开的样子,慢慢地走过来。黔敖见了就左手拿着吃的,右手拿着喝的,向他嚷道:“嗟来食!”那人一听这话,顿时竖起眉毛,瞪着眼睛,说道:“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宁愿弄到这般地步的!我不能受你这种侮辱性的怜悯!”黔敖立刻向他道歉。但是他坚决不吃,终于饿死了。

【意思】: 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 相当于现在的“喂”。

【古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 “只因为她一生不得意,逼成一个激切行径。所以宁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3-01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chengyugushi/98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