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上】调和:烹调。鼎:古代烹煮器具。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和五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旧指宰相职责。清·陶贞怀《天雨花》一回:“长成必定功名显,调和鼎鼐济苍生。”
【下】燮理:协调治理。阴阳:指天地、乾坤、日月、昼夜、寒暖等对立物。借指国事。谓大臣辅佐皇上,协调处理国事。《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维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释义】旧指宰相、大臣辅佐天子协调、处理国家大事。现泛指处理政务,协调关系。
【举例】① 元·无名氏《延安府》二折:“俺为官的,则要调和鼎鼐,燮理阴阳。”② “我不是调和鼎鼐、燮理阴阳的料,现在要我担任这样的重要职务,深感不能胜任,恳请组织另外考虑。”一位中年干部诚恳地对组织部长说。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7-2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duioucy/19080.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