斿(一)

    1.通“游”,浮游。
《礼记·学记》:“未卜禘视学,游其志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本作“斿”。《古文苑·石鼓文(之二)》:“澫澫之鲨,其斿越。”章樵注:“斿,今作‘游’。”《汉书·礼乐志》:“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孔彪碑》:“浮斿尘埃之外。”《武荣碑》:“久斿太学。”《斥彰长田君碑》:“乃始斿学。”
2.通“遊”。
《汉书·礼乐志》:“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乐府诗集·郊庙歌辞·练时曰》:“九重开,灵之斿。”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六)·眉州》:“赤崖山,(丹棱)县北二十里,高耸赤色,如鸟斿之状,扶翼县治。”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26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