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塈”,息。按:《小尔雅·广言》:“塈,息也。”
唐柳宗元《天对》:“卒燥中壄(野),民攸宇暨。”蒋之翘注:“暨,一作‘塈’。”
2.通“及”(连词),与;或作介词。按:参看徐仁甫《广释词》卷五。
《尚书·尧典》:“帝曰:‘咨汝羲暨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东至海暨朝鲜。”晋郭璞《答王门子》:“矧我暨尔,姻媾缱绻。”南朝宋谢灵运《答中书一首》:“我暨我友,均尚同耻。”《明史·太祖纪赞》:“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
3.通“洎”,至(到)。
《庄子·列禦寇》:“列子提履,跣而走,暨乎门。”《国语·周语(中)》:“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韦昭注:“暨,至也。”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暨乎今岁,天灾流行。”
分享到:
唐柳宗元《天对》:“卒燥中壄(野),民攸宇暨。”蒋之翘注:“暨,一作‘塈’。”
2.通“及”(连词),与;或作介词。按:参看徐仁甫《广释词》卷五。
《尚书·尧典》:“帝曰:‘咨汝羲暨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东至海暨朝鲜。”晋郭璞《答王门子》:“矧我暨尔,姻媾缱绻。”南朝宋谢灵运《答中书一首》:“我暨我友,均尚同耻。”《明史·太祖纪赞》:“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
3.通“洎”,至(到)。
《庄子·列禦寇》:“列子提履,跣而走,暨乎门。”《国语·周语(中)》:“上求不暨,是其外利也。”韦昭注:“暨,至也。”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暨乎今岁,天灾流行。”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365.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