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忽”,忽视,轻视。
《汉书·扬雄传》:“用心于内,不求于外,於时人皆曶之,唯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注:“‘曶’与‘忽’同,谓轻也。”
2.通“忽”,忽然;引申为疾速。
《楚辞》战国楚屈原《九章·悲回风》:“岁曶曶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注:“年岁转去而流没也。”宋洪兴祖补注:“曶,音‘忽’。”《文选》汉杨雄《甘泉赋》:“翕赫曶霍雾集而蒙合兮。”唐李善注:“曶霍,疾貌,曶音忽。”又《羽猎赋》:“曶曶如神。”李注:“曶曶,疾也。‘曶’与‘忽’同。”清王闿运《致王祭酒书》:“使车飘曶无常,行客盘缠有限。”
3.通“䬍”。
《文选》傅武仲《舞赋》:“雲转飘曶。”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46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