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五)

    1.通“愊”、“腷(bi)”。服臆,即“腷臆”、“愊臆”,因哀愤忧伤而气郁结。按:服,《集韵》弼力切,入声,职韵;今音“bi(币)”。按:《集韵·职韵》:“腷,臆腷,意不泄貌。或作‘服’。”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虢君)言未卒,因虚唏服臆,魂精泄横,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唐司马贞《索隐》谓服音皮力反。服臆,即“腷臆”,心气郁结。汉王充《论衡·别通》:“父兄在千里之外且死,遗教戒之书,子弟贤者求索观读,服臆不舍。”按:《後汉书·冯衍传》作“腷臆”。
2.通“逼”,堵塞。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三禁》:“毋服川,毋逆土,毋逆土功,毋壅民明。”整理者注:“《晏子春秋·问(上)》:‘节饮食,无多畋渔,以无偪川泽。’因此,此处的‘毋服川’即‘毋偪川泽’。‘偪’即‘逼’字,逼迫。毋偪川,不要堵塞河流。”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506.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