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无”。按:汉许慎《说文解字》清段玉裁注:“‘末’与‘蔑’、‘莫’、‘无’声义皆通。”“蔑”、“莫”即“无”也。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末有成也。”何休注:“末,无也。”《论语·宪问》:“末之难矣。”皇侃疏:“无也。”又《阳货》:“末之也已。”皇疏同。《礼记·檀弓(上)》:“末之卜也。”注:“末之犹微哉,微亦无也。”汉荀悦《申鉴·政體》:“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四者不除,则政末由行矣。”
分享到: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末有成也。”何休注:“末,无也。”《论语·宪问》:“末之难矣。”皇侃疏:“无也。”又《阳货》:“末之也已。”皇疏同。《礼记·檀弓(上)》:“末之卜也。”注:“末之犹微哉,微亦无也。”汉荀悦《申鉴·政體》:“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四者不除,则政末由行矣。”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52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