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怵”。术悐,即“怵惕”,戒惧警惕。
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綦之綦〔之〕,食不可赏,术悐之心,不可〔不〕长。”
2.通“秫”。按:《说文·禾部》:“秫,稷之粘者。……术,秫。或省禾。”按: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三)〉》“亲亲有術”:“‘杀’为古‘殺’字而後又加‘殳’,犹‘术’为古‘秫’字,而後又加‘禾’也。”
3.通“鶐(鹬)”。
《淮南子·道应训》:“於是乃去其瞀之术,解其剑而带之笏。”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子)内篇十二》:“引之曰:……盖‘鹬’字本有‘述’者,故其字或作‘鶐’,或作‘述’,或作‘鉥’,又通作‘术’耳。”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530.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