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傑”,俊傑,豪傑,傑出的人。按:桀,本义为鸡栖的木桩(见《尔雅》)。参看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诗经·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汉郑玄笺:“桀,英傑也,言贤也。”《墨子·耕柱》:“使圣人聚其良臣,与其桀相而谋。”清孙诒让间诂:“‘桀’、‘傑’通。”《庄子·天下》:“豪桀相与笑之曰……”又《说剑》:“以豪桀士为铗。”《史记·屈原传》:“诽俊疑桀。”(按:《楚辞·怀沙》作“非俊疑傑兮”。)汉刘向《新序·善谋(下)》:“豪桀贤才,皆乐为其用。”《後汉书·公孙述传》:“豪桀并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以)上,其间一百二十里,河水竦石桀出。”宋曾鞏《祭王平甫文》:“徜徉恣肆,如不可穷,秘恠(怪)恍惚,亦莫之係,皆足以高视古今,桀出伦类。”《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彼皆才气桀然过人,任使称意。”
2.通“揭”,举起。按:《说文》:“揭,高举也。”
《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注:“桀,举也。”清焦循补疏:“桀,与‘揭’音义同。”
3.通“楬”,用作标志的木椿。
《墨子·备梯》:“城希裾门而直桀。”清孙诒让间诂引清王引之曰:“‘直’与‘置’同,‘桀’与‘楬’同。”
分享到:
《诗经·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汉郑玄笺:“桀,英傑也,言贤也。”《墨子·耕柱》:“使圣人聚其良臣,与其桀相而谋。”清孙诒让间诂:“‘桀’、‘傑’通。”《庄子·天下》:“豪桀相与笑之曰……”又《说剑》:“以豪桀士为铗。”《史记·屈原传》:“诽俊疑桀。”(按:《楚辞·怀沙》作“非俊疑傑兮”。)汉刘向《新序·善谋(下)》:“豪桀贤才,皆乐为其用。”《後汉书·公孙述传》:“豪桀并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以)上,其间一百二十里,河水竦石桀出。”宋曾鞏《祭王平甫文》:“徜徉恣肆,如不可穷,秘恠(怪)恍惚,亦莫之係,皆足以高视古今,桀出伦类。”《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彼皆才气桀然过人,任使称意。”
2.通“揭”,举起。按:《说文》:“揭,高举也。”
《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注:“桀,举也。”清焦循补疏:“桀,与‘揭’音义同。”
3.通“楬”,用作标志的木椿。
《墨子·备梯》:“城希裾门而直桀。”清孙诒让间诂引清王引之曰:“‘直’与‘置’同,‘桀’与‘楬’同。”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568.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