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陧”,危险,不安;畏惧。按:《说文》:“業,大版也,所以悬持钟鼓。”按:《说文》:“陧,危也。”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谦部》:“業,叚(假)借为‘陧’。……‘業’、‘陧’双声。”
《诗经·商颂·长发》:“昔在中葉,有震且業。”毛传:“業,危也。”《尚书·皋陶谟》:“兢兢業業,一日二日万机。”孔安国传:“業業,危惧。”《三国志·吴书·陆凯传》:“百姓業業,天下苦之。”又《朱桓传》:“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業業,各有惧心。”
2.通“孽”,祸孽,恶思,恶事;罪孽。
南朝梁沈约《均圣论》:“上圣开宗,宜有次第,次由佛戒杀人,为業最重也。”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九十二《十恶篇》第八十四之三〔偷盗部〕之馀:隋皇甫迁因偷母钱变猪,“比邻相嫌者并以猪讥骂,儿女私报猪曰:‘爷今作業不善,受此猪身,男女出头不得。’”宋张商英《护法论》:“聰明不能敌業,富贵岂免轮回。”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三折:“这都是前生業,可看俺便今世当,莫不是曾烧着甚么断头香。”《西游记》第十五回:“那个是迷爷娘小業子,这个是欺天将的妖精。”《金瓶梅》第二十二回:“等爷来家说了,打贼王八撵了去就是了,那裹紧紧等着供唱撰钱哩,也怎的教王八调戏了我这个丫头?我知道贼王八業罐子满了。”《聊斋志异·促织》:“業根! 死相至矣,而(尔)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業有满时,则债有还日。”
分享到:
《诗经·商颂·长发》:“昔在中葉,有震且業。”毛传:“業,危也。”《尚书·皋陶谟》:“兢兢業業,一日二日万机。”孔安国传:“業業,危惧。”《三国志·吴书·陆凯传》:“百姓業業,天下苦之。”又《朱桓传》:“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業業,各有惧心。”
2.通“孽”,祸孽,恶思,恶事;罪孽。
南朝梁沈约《均圣论》:“上圣开宗,宜有次第,次由佛戒杀人,为業最重也。”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九十二《十恶篇》第八十四之三〔偷盗部〕之馀:隋皇甫迁因偷母钱变猪,“比邻相嫌者并以猪讥骂,儿女私报猪曰:‘爷今作業不善,受此猪身,男女出头不得。’”宋张商英《护法论》:“聰明不能敌業,富贵岂免轮回。”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三折:“这都是前生業,可看俺便今世当,莫不是曾烧着甚么断头香。”《西游记》第十五回:“那个是迷爷娘小業子,这个是欺天将的妖精。”《金瓶梅》第二十二回:“等爷来家说了,打贼王八撵了去就是了,那裹紧紧等着供唱撰钱哩,也怎的教王八调戏了我这个丫头?我知道贼王八業罐子满了。”《聊斋志异·促织》:“業根! 死相至矣,而(尔)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業有满时,则债有还日。”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589.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