槀(二)

    1.通“稾”,香草,根可入药。
《楚辞》汉王逸《九思·悯上》:“��蕠兮青䓗,槀木兮萋落。”
2.通“稾”,草;草草;禾秆。
《汉书·元后传》:“车骑将军(王)音藉槀请罪。”唐颜师古注:“自坐槀上,言就刑戮也。”又《赵充国传》:“臣所将吏士马牛食,月用……茭槀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注:“茭,乾刍也。槀,禾秆也。”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古者将葬,请谥以易名,近世多槀殡或已葬而请谥。”元宋无《己亥秋淮南饥客中怀故里朋游寄之》诗:“哭丧多槀葬,征旅少赢粮。”清李渔《玉搔头·极谏》:“我死之後,你们切不可备办棺衾,只是槀葬便了。”
3.通“稿”。按:稿,亦作“槀”。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郑畋《凤池槀草》内载为相奏状数卷。”清恽敬《答俪笙尚书》:“正月中,秋潭来书,述先生之命,徵秋潭诗并及鄙文……槀本并近作数首奉呈。”按:槀,通“��”本谓草,通作“槁”。槀本,即“稿本”,著作之底稿。
4.通“篙”,箭杆。
《周礼·地官·槀人》先郑注:“槀读为‘刍��’之‘��’,箭幹谓之篙。”《文选》汉马融《长笛赋》:“特箭槀而茎立兮,独聆风於极危。”注:“箭、槀,二竹名。”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59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