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熒”。榮榮,即“熒熒”,照明貌(参看《释名·释言语》)。
《吕氏春秋·务大》:“其名无不荣者。”注:“榮,显也。”又《振乱》:“且辱者也而荣。”注:“荣,光明也。”
2.通“營”、“熒”,营(荧)惑。 或曰通“䁝”,䁝惑。按:《说文》:“䁝,惑也。”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鼎部》:“榮,叚(假)借为‘營’。”
《周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榮以禄。”虞翻本“榮”作“營”。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二:“‘營’字是也。高诱注《吕氏春秋·尊师篇》《淮南(子)·原道篇》并曰:‘營,惑也。’不可營以禄者,世莫能惑以禄也。……是两汉相传之本多作‘營惑’之‘營’,其作‘榮’者假借字也。”《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十三)》:“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榮君。”吴则虞集释引王引之云:“‘榮’,读为‘營’。營,惑也。”《商君书·农战》:“上作壹,故民不榮,则国力搏。”《韩非子·内储说(下)》:“晋献公伐虞、虢,乃遗之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女乐六,以榮其意而乱其政。”清王先谦《集解》:“榮,当作熒。”按:熒,亦通“䁝”。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榮。”(按:榮,一本作“縈”。)《资治通鉴》汉纪:“榮乱富贵之耳目。”
3.通“營”,營气;營分;營养。
《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榮气虚则不仁。”又《八正神明论》:“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榮卫血气之盛衰。”《灵枢·邪客》:“化以为血,以榮四未。”《吕氏春秋·士容》“德行尊理羞用巧卫”汉高诱注:“尊重道理而行,羞以巧媚自榮卫也。”陈奇猷集释引清毕沅曰:“榮,疑‘營’。”《难经》:“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榮于身者也。”
4.通“滎(ying營)”,滎穴(位于手足之远端)。
《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补必用员(圆),员(圆)者,行也,移也,刺必中其榮。”《诸病源候论》:“人五臟之腑并榮俞皆出于手足指。”《针灸甲乙经》:“腧刺者,刺诸经榮俞,臟俞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594.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