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苦”,苦澀。
《管子·水地》:“晋之水枯旱(悍)而运(浑),��滞而杂。”郭沫若等集校引张佩纶云:“枯,读为‘苦’。”
2.通“楛”,木名。按:《说文·木部》:“枯,《夏书》曰‘唯菌簵枯’,木名也。”清段玉裁注:“《禹贡》文。今《尚书》作‘惟箘簵楛’。……‘楛’作‘枯’,则许据古文《尚书》如是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枯,叚(假)借为‘楛’。”
《仪礼·乡射礼》:“大夫之矢。”汉郑玄注:“言大夫之矢,则矢有题识也。肃慎氏贡楛矢,铭其栝。”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枯,音户,字又作‘楛’。”按:《国语·鲁语(下)》作“肃慎氏贡楛矢”。
3.通“楛(鹽)”,粗糙,草率。
《韩诗外传》卷二:“枯耕伤稼,枯耘伤岁。”许维遹集释:“《荀子》‘枯’作‘楛’。杨注:‘粗恶不精也’。牟庭云:‘枯字当读为楛,今俗皆有其语,谓楛僈耕耘,不勤力也。’”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68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