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樝(楂)”,即山楂。按:《广韵》:“樝,似梨而酸,或作‘柤’。柤,又煎药滓。”
《庄子·天运》:“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柤、黎、橘、柚邪,其味相反皆可於口,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又《人间世》:“夫柤、梨、橘、柚果窳之属,实熟则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宋王安石《送李宣叔倅漳州》诗:“蕉黄荔子丹,又胜柤梨酢。”明方孝孺《刘氏诗序》:“世固有嗜橘柚柤梨者,然饥则必饭稻啖肉而後可饱。”
分享到:
《庄子·天运》:“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柤、黎、橘、柚邪,其味相反皆可於口,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又《人间世》:“夫柤、梨、橘、柚果窳之属,实熟则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宋王安石《送李宣叔倅漳州》诗:“蕉黄荔子丹,又胜柤梨酢。”明方孝孺《刘氏诗序》:“世固有嗜橘柚柤梨者,然饥则必饭稻啖肉而後可饱。”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69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