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底”。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六)》:“圣人之言,亦有专指文辞而言,即稍知学问之人亦有推见其柢蕴者,不可以论文为文士之语而薄之也。”
2.通“抵”、“觝”,抵触。
《吕氏春秋·决胜》:“诸搏攫柢噬之兽,其用齿角爪牙也,必讬於卑微隐蔽,此所以成胜。”陈奇猷校释:“用爪者搏攫,用齿者噬,用角者柢。”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献书赵王章》:“夫齐之事赵,宜正为上交,乃以柢罪取伐,臣恐後事王者不敢自必也。”《後汉书·东夷传序》:“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清王先谦集解引清惠栋曰:“《风俗通》作‘觝’。又《风俗通》云:万物觝触地而出。”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且所志沿革亦多彼此失顾,时见柢梧。”
分享到: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六)》:“圣人之言,亦有专指文辞而言,即稍知学问之人亦有推见其柢蕴者,不可以论文为文士之语而薄之也。”
2.通“抵”、“觝”,抵触。
《吕氏春秋·决胜》:“诸搏攫柢噬之兽,其用齿角爪牙也,必讬於卑微隐蔽,此所以成胜。”陈奇猷校释:“用爪者搏攫,用齿者噬,用角者柢。”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献书赵王章》:“夫齐之事赵,宜正为上交,乃以柢罪取伐,臣恐後事王者不敢自必也。”《後汉书·东夷传序》:“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清王先谦集解引清惠栋曰:“《风俗通》作‘觝’。又《风俗通》云:万物觝触地而出。”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且所志沿革亦多彼此失顾,时见柢梧。”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722.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