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戟”,古代兵器。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棘,叚(假)借为‘(戟)’。”
《周礼·天官·掌舍》“为坑壝宫棘门”汉郑司农注:“以戟为门。”《诗经·小雅·斯干》:“如矢斯棘。”汉郑玄笺:“棘,戟也。”疏:“古书谓‘棘’为‘戟’。”《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颖考叔争车,颖考叔挟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子都,公孙阏字。)注:“棘,戟也。”《礼记·明堂位》:“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注:“‘棘’、‘戟’同。棘,戟也。”《战国策·楚策(四)》:“置死士于棘门之内。”《史记·秦始皇本纪》论引贾谊《过秦论》语:“鉏(锄)櫌棘矜,非铦於句戟长铩也。”(棘矜,戟柄。)唐司马贞《索隐》:“棘,戟也。”又《淮南王安传》:“非直適(谪)戊之众鐖凿棘矜也。”又《平津侯主父列传》:“(陈胜)非有孔、墨、曾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汉书·徐乐传》上书:“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天下从风,此其何故也?”注:“棘,戟也。矜者,戟之把也,时秦销兵器,故但有棘之把耳。”唐杜甫《寄峡州》诗:“张兵挠棘矜。”唐柳宗元《晋问》:“太卤之金,堂谿之工,火化水淬,器备以充。为棘为矛,为锻为鉤。”宋苏轼《策划》十七:“天下有衅,鉏耰棘矜相卒而剽夺者,皆嚮(向)之小盗也。”
分享到:
《周礼·天官·掌舍》“为坑壝宫棘门”汉郑司农注:“以戟为门。”《诗经·小雅·斯干》:“如矢斯棘。”汉郑玄笺:“棘,戟也。”疏:“古书谓‘棘’为‘戟’。”《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颖考叔争车,颖考叔挟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子都,公孙阏字。)注:“棘,戟也。”《礼记·明堂位》:“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注:“‘棘’、‘戟’同。棘,戟也。”《战国策·楚策(四)》:“置死士于棘门之内。”《史记·秦始皇本纪》论引贾谊《过秦论》语:“鉏(锄)櫌棘矜,非铦於句戟长铩也。”(棘矜,戟柄。)唐司马贞《索隐》:“棘,戟也。”又《淮南王安传》:“非直適(谪)戊之众鐖凿棘矜也。”又《平津侯主父列传》:“(陈胜)非有孔、墨、曾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汉书·徐乐传》上书:“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天下从风,此其何故也?”注:“棘,戟也。矜者,戟之把也,时秦销兵器,故但有棘之把耳。”唐杜甫《寄峡州》诗:“张兵挠棘矜。”唐柳宗元《晋问》:“太卤之金,堂谿之工,火化水淬,器备以充。为棘为矛,为锻为鉤。”宋苏轼《策划》十七:“天下有衅,鉏耰棘矜相卒而剽夺者,皆嚮(向)之小盗也。”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775.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