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一)

    1.通“渝”,变化。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陈轸章》:“魏王胃(谓)韩倗、张义(仪):‘煮棘(棗)将榆,齐兵有(又)进,子来救寡人可也,不救寡人,寡人弗能枝(支)。’”
2.通“揄”,泻。
汉扬雄《太玄·莹》:“植表施景,榆漏率刻。”范望注:“榆,犹‘寫(瀉)’也。寫(瀉)水下漏,审刻知时。”清俞樾《诸子平议·扬子〈太玄〉》:“(榆)读为‘揄’,《说文·手部》:‘揄,引也。’揄训引,故得训寫(瀉),作‘榆’者,叚(假)字。”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82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