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茬”,斜砍。
《国语·鲁语(上)》:“山不槎蘖,泽不伐矣。”按:《汉书·货殖列传》作“茬蘖”,唐 颜师古注:“茬,古‘槎’字。槎,邪(斜)斫木也。”
2.通“杈”,杈出的树枝。
明薛瑄《游龙门记》:“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为桥,蹐步以渡。”
分享到:
《国语·鲁语(上)》:“山不槎蘖,泽不伐矣。”按:《汉书·货殖列传》作“茬蘖”,唐 颜师古注:“茬,古‘槎’字。槎,邪(斜)斫木也。”
2.通“杈”,杈出的树枝。
明薛瑄《游龙门记》:“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为桥,蹐步以渡。”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857.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