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媾”,交媾。
《周易·繫辞(下)》:“男女構精,万物化生。”疏:“構,合也。”(按:《易林·乾之井》作“男女媾精”。)又《屯》:“匪寇婚媾。”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本或作‘構’。”
2.通“講(媾)”,講(媾)和。
《战国策·赵策(三)》:“因使人索六城於赵而講。”《新序·善谋》“講作“構”。)又《赵策(四)》:“而阴搆于秦。”(一本“構”作“講”。)又:“如约三国而告以未構中山也。”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構’与‘講’同。”又《魏策(四)》:“吾请先天下構魏。”宋鲍彪本“構”作“講”,改为“構”。《韩非子·内储说(下)》:“因请为魏王構之。”又《扬权》:“是非辐凑,上不与構。”又《说林(下)》:“已乃知文侯以構于己,乃皆朝魏。”《新序》:“不如发重使而为構。”
3.通“購”,悬赏。
《墨子·号令》:“其次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構之。若非伍,而先知他伍之罪,皆倍其構赏。”清孙诒让间诂引苏时学曰:“‘構’与‘購’同,谓赏也。”構赏,即“購赏”,悬赏。
4.通“遘”,遭遇。按:《说文》:“遘,遇也。”
《庄子·齐物论》:“与接为構,日以心鬥。”三国魏阮元瑜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实为佞人所構会也。”《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且东南卑湿,汵气易構,虞舜游而不归,大禹往而不复。”
分享到:
《周易·繫辞(下)》:“男女構精,万物化生。”疏:“構,合也。”(按:《易林·乾之井》作“男女媾精”。)又《屯》:“匪寇婚媾。”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本或作‘構’。”
2.通“講(媾)”,講(媾)和。
《战国策·赵策(三)》:“因使人索六城於赵而講。”《新序·善谋》“講作“構”。)又《赵策(四)》:“而阴搆于秦。”(一本“構”作“講”。)又:“如约三国而告以未構中山也。”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構’与‘講’同。”又《魏策(四)》:“吾请先天下構魏。”宋鲍彪本“構”作“講”,改为“構”。《韩非子·内储说(下)》:“因请为魏王構之。”又《扬权》:“是非辐凑,上不与構。”又《说林(下)》:“已乃知文侯以構于己,乃皆朝魏。”《新序》:“不如发重使而为構。”
3.通“購”,悬赏。
《墨子·号令》:“其次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構之。若非伍,而先知他伍之罪,皆倍其構赏。”清孙诒让间诂引苏时学曰:“‘構’与‘購’同,谓赏也。”構赏,即“購赏”,悬赏。
4.通“遘”,遭遇。按:《说文》:“遘,遇也。”
《庄子·齐物论》:“与接为構,日以心鬥。”三国魏阮元瑜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实为佞人所構会也。”《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且东南卑湿,汵气易構,虞舜游而不归,大禹往而不复。”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860.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