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摎”,求。
《文选》汉张衡《思玄赋》:“黄灵詹而访命兮,樛天道其焉如?”注:“樛,求也。如,之也。”按:《後汉书》本传引作“摎”。
2.通“摎”,绞,缠结。按:《说文》:“樛,下句曰樛。”谓树木向下弯曲。或云通“纠”,义同前。
《仪礼·丧服》:“故殤之绖不樛垂,盖未成人也。”注:“不绞其带之垂者。”按:阮元校勘记引翟中溶云:“石本原刻作‘摎’,从手傍。”《汉书·扬雄传》:“望昆仑以樛流。”注:“樛流,犹周流也。”又《五行志》:“天雨葉相樛结。”《文选》汉班彪《北征赋》:“远纡回以樛流。”注:“喜曰:‘樛流,曲折貌也。’翰曰:‘樛流,犹缭绕也。’”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六:“南有龙兮在山楸,古木��枝相樛。”明王世贞《遥望北邙山》诗:“遥望北邙山,塚墓郁相樛。”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879.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