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撙”,抑止;节省。
《淮南子·要略》:“樽流遁之观,节养性之和。”汉高诱注:“撙,止也;流遁,披散也。”宋崔与之《崔清献公集》五《重建东嶽行宫记》:“张侯鼎来,樽节浮费,数月而公帑充牣。”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八)》:“广费因何论而兴?积坏至何事而见?今修复用何策是?欲樽约自何道始? 二君负经济之学有閒矣,幸悉科别其条会,而析诸理以对。”樽约,即“撙约”,节约。清钱谦益《南京工部营缮清吏司部郎中姚光授奉政大夫制》:“鸠僝之务惟勤,樽节之功斯著。”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89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