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一)

    1.通“幾”,指细微的质素或变化。
《周易·繫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幾也。”按:“幾”本或作“機”。郑云:“‘機’当作‘幾’。”《列子·天瑞》:“万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张湛注:“機者,群有之始。”《後汉书·列女传·董祀妻蔡琰》:“失意機微间,辄此斃降虏。”《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睹其機兆。”
2.通“幾”,事情的苗头或预兆。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機,叚(假)借为‘幾’。”按:五代徐锴《说文繫传·木部》:“機,《易》曰:‘知機其神乎。’機,事之先见也。”王献唐《〈说文繫传〉三家校语抉录》:“知機,当为‘知幾’,谓知微也。”
《黄帝内经素问》八《离合真邪论》:“知機道者,不可挂以髮。”注:“機者,动之微,言贵知其微也。”《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睹其機兆,赫然愤发。”《晋书·文苑传·张翰》:“遂命驾而归,著《首丘赋》,文多不载,俄而(齐王)冏败,人皆谓之见幾。”《宋书·徐爰传》载泰始三年诏:“自以體含德厚,识鉴機先,迷途遂深,罔知革悟。”唐李白《留别从儿延年从弟延陵》诗:“大贤达機兆,岂独虑安危。”
3.通“幾”,隐微之迹象。
汉王符《潜夫论·救边》:“君子见機,况已著乎!”《文选》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盖闻见機而作,《周易》所贵。”
4.通“幾”,危殆。按:或云“機”通“岌”,岌岌乎危哉,亦通。
《淮南子·原道训》:“处高而不機,持盈而不倾。”汉高诱注:“機,危也。”《大戴礼记·本命》:“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機其文之变也。”卢辩注:“機,危也。”
5.通“幾”,事务。
《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機。”
6.通“璣”。
《尧庙碑》:“据旋機之政。”
7.通“几”,几案。
《十六国春秋·前赵·刘聪》:“约归置皮囊於機下。俄而苏,谓左右曰:‘機上取囊来。’”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92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