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窾”,空,不实。按:《尔雅·释器》:“〔鼎〕款足者谓之鬲。”《汉书·郊祀志(上)》:“其空足曰禹。”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古‘款’与‘窾’通用。窾者空也,款亦训空,空中则有所欲也。”
《管子·国蓄》:“然则大国内款,小国用尽,何以及之?”《汉书·司马迁传》:“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款言不听,姦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注引服虔云:“款,空也。”按:《史记·太史公自序》“款”作“窾”。宋苏轼诗:“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
2.通“”,原指钟鼎彝器上铸刻之文字(後用以泛指书画上之题名)。按:後“款”行而“”废。
《史记·孝武纪》:“鼎大异於众鼎,文镂毋款议。”
分享到:
《管子·国蓄》:“然则大国内款,小国用尽,何以及之?”《汉书·司马迁传》:“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款言不听,姦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注引服虔云:“款,空也。”按:《史记·太史公自序》“款”作“窾”。宋苏轼诗:“嗟我晚闻道,款启如孙休。”
2.通“”,原指钟鼎彝器上铸刻之文字(後用以泛指书画上之题名)。按:後“款”行而“”废。
《史记·孝武纪》:“鼎大异於众鼎,文镂毋款议。”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0976.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