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诚”,诚然。
《论语·述而》:“正惟(唯)弟子不能学也。”汉郑玄注:“鲁读‘正’为‘诚’。”《墨子·尚同(中)》:“民知上置正长之非正以治民,是以皆比周隐,而莫肯尚同其上。”汉王充《论衡·变动》:“夫正欲得之,而犹不能致,况自刑赏,意思不欲求寒温乎。”
2.通“诚”,诚实。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鼎部》:“正,叚(假)借为‘诚’。”
《管子·心术(下)》:“正心在中不可匿。”清俞樾《诸子平议》:“正心者,诚心也。是‘正’与‘诚’古得通用。诚心在中,则自不可得匿矣。”《孟子·万章(下)》:“(齐宣)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杨伯峻注:“(正)此处亦当读为‘诚’。”
分享到:
《论语·述而》:“正惟(唯)弟子不能学也。”汉郑玄注:“鲁读‘正’为‘诚’。”《墨子·尚同(中)》:“民知上置正长之非正以治民,是以皆比周隐,而莫肯尚同其上。”汉王充《论衡·变动》:“夫正欲得之,而犹不能致,况自刑赏,意思不欲求寒温乎。”
2.通“诚”,诚实。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鼎部》:“正,叚(假)借为‘诚’。”
《管子·心术(下)》:“正心在中不可匿。”清俞樾《诸子平议》:“正心者,诚心也。是‘正’与‘诚’古得通用。诚心在中,则自不可得匿矣。”《孟子·万章(下)》:“(齐宣)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杨伯峻注:“(正)此处亦当读为‘诚’。”
发布时间:2019-04-1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11026.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