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舄”。舃,一种复底并着木的鞋。《周礼·天官·屦人》:“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舃、黑舃。”崔豹《古今注》上《舆服》:“舃,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天子赤舃。凡舃色皆象于裳。”
1.通“磶” xi
〔例一〕 《墨子·备穴》:“柱下傅舄。”舄,柱下石。舄通“磶”。
〔例二〕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金楹齐列,玉舄承跋。”舄,柱下石。舄通“磶”。
舄,心母、铎部;磶,心母、铎部。心母双声,铎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潟” xi
〔例一〕 《汉书·沟洫志》:“民歌之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舃鹵兮生稻粱。’”鹵鹵,瘠薄的盐碱地。舃通“舄”。
〔例二〕 《宋史·丘崈传》:“崈至海口,访遗址已沦没,乃奏创筑,三月堰成,三州舃卤复为良田。”舃卤,瘠薄的盐碱地。
舃,心母、铎部;舄,心母、铎部。心母双声,铎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068.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