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艾,水台也。”又名艾蒿。《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1.通“刈” yi
〔例一〕 《诗·周颂·臣工》:“庤乃钱镈,奄观銍艾。”《释文》:“艾音刈。”艾通“刈”,割、收获。
〔例二〕 《管子·侈靡》:“地与他若一者,从而艾之。”注:“艾,谓减削也。”艾通“刈”,减削即割的引申义。
艾,疑母、月部;刈,疑母、月部。疑母双声,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乂” yi
〔例一〕 《诗·小雅·小旻》:“民虽靡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朱熹《集传》:“艾与乂同,治也。”艾通“乂”,指有治理才能的人。
〔例二〕 《史记·河渠书》:“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艾通“乂”,治理。
艾,疑母、月部;乂,疑母、月部。疑母双声,月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074.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