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适,之也。”段注:“《释诂》:‘适、之,往也。’”《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1.通“啻” chi
〔例一〕 《孟子·告子》上:“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注:“口腹岂但为肥长尺寸之肤哉。”适通“啻”,但·
〔例二〕 《南史·刘善明传》:“卿策沈攸之,虽张良、陈平,适如此耳。”适通“啻”,仅仅。
适,书母、锡部;啻,书母、锡部。书母双声,锡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敵” di
〔例一〕 《礼记·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疏:“莫敢适,言臣下莫敢与君匹敌。”适通“敌”,匹敌。
〔例二〕《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攻适伐国。”《战国策·秦策》三作“征敌伐国”。适通“敌”,敌人、敌国。
适,书、母、锡部;敌,定母、锡部。书、定准旁纽双声,锡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讁” zhe
〔例一〕 《诗·商颂·殷武》:“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适通“讁”,谴责、惩罚。
〔例二〕 《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适通“讁”。
适,书母、锡部;讁,端母、锡部。书、端准旁纽双声,锡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分享到:
1.通“啻” chi
〔例一〕 《孟子·告子》上:“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注:“口腹岂但为肥长尺寸之肤哉。”适通“啻”,但·
〔例二〕 《南史·刘善明传》:“卿策沈攸之,虽张良、陈平,适如此耳。”适通“啻”,仅仅。
适,书母、锡部;啻,书母、锡部。书母双声,锡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敵” di
〔例一〕 《礼记·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疏:“莫敢适,言臣下莫敢与君匹敌。”适通“敌”,匹敌。
〔例二〕《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攻适伐国。”《战国策·秦策》三作“征敌伐国”。适通“敌”,敌人、敌国。
适,书、母、锡部;敌,定母、锡部。书、定准旁纽双声,锡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讁” zhe
〔例一〕 《诗·商颂·殷武》:“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适通“讁”,谴责、惩罚。
〔例二〕 《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适通“讁”。
适,书母、锡部;讁,端母、锡部。书、端准旁纽双声,锡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发布时间:2019-04-1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342.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