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雅·释诂》四:“韫……,裹也。”韫,裹藏。《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1.通“宛” wan
〔例〕《韩诗外传》二:“子路与巫马期薪于韫丘之下,陈之富人,有处师氏者,脂车百乘,觞于韫丘之上。”韫丘,即“宛丘”。《诗·陈风·宛丘》:“子之荡兮,宛丘之上兮。”《水经注·渠水》:“宛丘在陈城南道东。”韫通“宛”。
韫,影母、文部;宛,影母、元部。影母双声,文、元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藴” yun
〔例一〕 《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注:“《论语》子贡曰:‘有美玉于斯,蕴椟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沽,谓衒卖也。”韫,即“蕴椟”,韫通“蕴”。
〔例二〕 《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牋》:“谨韫椟玩耽,以为吟颂。”注:“《论语》: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韫通“蕴”。
韫,影母、文部;蕴,影母、文部。影母双声,文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51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