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魁,羹枓也。”魁,汤匙。《汉书·梅福传》:“授以魁柄。”
1.通“塊” kuai
〔例一〕 《汉书·东方朔传》:“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魁然,即“块然”,《庄子·应帝王》:“块然独以其形立。”魁通“块”。块然,孤独的样子。
〔例二〕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注:“魁父,小山也。《淮南子》作‘块阜’。”魁通“块”。块阜,小山。
魁,溪母、微部;块,溪母、微部。溪母双声,微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傀” kui
〔例一〕 《续汉书·五行志》:“《风俗通》曰:‘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魁,即“傀儡”,《乐府杂录》:“傀儡子起于汉。”魁通“傀”。傀儡子,指木偶戏。
〔例二〕 《旧唐书·音乐志》:“窟礧子,亦云魁礧子,作木偶人以戏,善歌舞。”魁通“傀”。
魁,溪母、微部;傀,溪母、微部。溪母双声,微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科”ke
〔例一〕《后汉书·东夷传》:“大率皆魁头露紒,布袍草履。”注:“魁头,犹科头也,谓以发萦绕成科结也。”魁头,即“科头”,《史记·张仪列传》:“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徒跔科头,贯頤奋戟者,至不可胜记。”《集解》:“科头,谓不著兜鍪入敌。”魁通“科”。科头,结发不戴冠。
〔例二〕 《三国志·魏书·东夷马韩传》:“其人性强勇,魁头露紒如炅兵,衣布袍,足履草蹻蹋。”魁头即“科头”,魁通“科”。
魁,溪母、微部;科,溪母、歌部。溪母双声,微、歌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4.通“鬿”qi
〔例〕 《太平御览·羽族部》十五《众鸟类》:“《山海经》曰:‘北号山有鸟,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虎爪,名曰魁雀,食人。’”魁雀,《山海经·东山经》作“鬿雀”:“北号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魁通“鬿”。
魁,溪母、微部;鬿,群母、文部。溪、群旁纽双声,微、文阴阳对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分享到:
1.通“塊” kuai
〔例一〕 《汉书·东方朔传》:“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魁然,即“块然”,《庄子·应帝王》:“块然独以其形立。”魁通“块”。块然,孤独的样子。
〔例二〕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注:“魁父,小山也。《淮南子》作‘块阜’。”魁通“块”。块阜,小山。
魁,溪母、微部;块,溪母、微部。溪母双声,微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傀” kui
〔例一〕 《续汉书·五行志》:“《风俗通》曰:‘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魁,即“傀儡”,《乐府杂录》:“傀儡子起于汉。”魁通“傀”。傀儡子,指木偶戏。
〔例二〕 《旧唐书·音乐志》:“窟礧子,亦云魁礧子,作木偶人以戏,善歌舞。”魁通“傀”。
魁,溪母、微部;傀,溪母、微部。溪母双声,微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科”ke
〔例一〕《后汉书·东夷传》:“大率皆魁头露紒,布袍草履。”注:“魁头,犹科头也,谓以发萦绕成科结也。”魁头,即“科头”,《史记·张仪列传》:“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徒跔科头,贯頤奋戟者,至不可胜记。”《集解》:“科头,谓不著兜鍪入敌。”魁通“科”。科头,结发不戴冠。
〔例二〕 《三国志·魏书·东夷马韩传》:“其人性强勇,魁头露紒如炅兵,衣布袍,足履草蹻蹋。”魁头即“科头”,魁通“科”。
魁,溪母、微部;科,溪母、歌部。溪母双声,微、歌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4.通“鬿”qi
〔例〕 《太平御览·羽族部》十五《众鸟类》:“《山海经》曰:‘北号山有鸟,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虎爪,名曰魁雀,食人。’”魁雀,《山海经·东山经》作“鬿雀”:“北号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亦食人。”魁通“鬿”。
魁,溪母、微部;鬿,群母、文部。溪、群旁纽双声,微、文阴阳对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621.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