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鸿,鹄也。”鸿,大雁。《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传:“大曰鸿,小曰雁。”
1.通“洪” hong
〔例一〕 《史记·河渠书》:“《夏书》曰:‘禹抑鸿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索隐》:“抑者,遏也。洪水滔天,故禹遏之,不令害人也。”鸿水,即“洪水”,《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鸿通“洪”。洪水,大水。
〔例二〕 《史记·夏本纪》:“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索隐》:“一作‘洪’。鸿,大也。”鸿通“洪”。
鸿,匣母、东部;洪,匣母、东部。匣母双声,东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弘” hong
〔例一〕 《魏书·匈奴刘聪等传论》:“丧乱鸿多。”《诗·小雅·节南山》:“丧乱弘多。”鸿通“弘”,大。
〔例二〕 《丁晋公谈录》:“杜镐尚书,鸿博之士也。”鸿博,即“弘博”,《汉书·公孙贺等传赞》:“中山刘子,推言王道,挢当世反诸正,彬彬然弘博君子也。”鸿通“弘”。弘博,学识渊博。
鸿,匣母、东部;弘,匣母、蒸部。匣母双声,东、蒸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宏”_hong
〔例〕 《文选》陆倕《石阙铭》:“鸿规盛烈,湮没罕称。”鸿规,即“宏规”,《后汉书·班固传》:“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启。”鸿通“宏”,大。
鸿,匣母、东部;宏,匣母、蒸部。匣母双声,东、蒸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分享到:
1.通“洪” hong
〔例一〕 《史记·河渠书》:“《夏书》曰:‘禹抑鸿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索隐》:“抑者,遏也。洪水滔天,故禹遏之,不令害人也。”鸿水,即“洪水”,《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鸿通“洪”。洪水,大水。
〔例二〕 《史记·夏本纪》:“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索隐》:“一作‘洪’。鸿,大也。”鸿通“洪”。
鸿,匣母、东部;洪,匣母、东部。匣母双声,东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弘” hong
〔例一〕 《魏书·匈奴刘聪等传论》:“丧乱鸿多。”《诗·小雅·节南山》:“丧乱弘多。”鸿通“弘”,大。
〔例二〕 《丁晋公谈录》:“杜镐尚书,鸿博之士也。”鸿博,即“弘博”,《汉书·公孙贺等传赞》:“中山刘子,推言王道,挢当世反诸正,彬彬然弘博君子也。”鸿通“弘”。弘博,学识渊博。
鸿,匣母、东部;弘,匣母、蒸部。匣母双声,东、蒸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宏”_hong
〔例〕 《文选》陆倕《石阙铭》:“鸿规盛烈,湮没罕称。”鸿规,即“宏规”,《后汉书·班固传》:“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启。”鸿通“宏”,大。
鸿,匣母、东部;宏,匣母、蒸部。匣母双声,东、蒸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637.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