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麋,鹿属。”麋,麋鹿。《楚辞·九歌·湘夫人》:“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1.通“䊳” mi
〔例〕 《素问·气厥论》:“上为口麋。”麋通“䊳”,本义为碎糠,此引伸为碎、烂。
糜,明母、脂部;䊳,明母、歌部。明母双声,脂、歌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湄” mei
〔例〕 《诗·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注:“水草之交曰麋。”麋通“湄”,岸边,水草相接的地方。
麋,明母、脂部;湄,明母、脂部。明母双声,脂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眉” mei
〔例一〕 《仪礼·士冠礼》:“眉寿万年,永受胡福。”注:“古文眉作麋。”宋欧阳修《文忠集》引《后汉北海相景君铭》: “不永麋寿。”麋通“眉”。眉寿,长寿。
〔例二〕 《荀子·非相》:“伊尹之状,面无须麋。”须麋,即“须眉”。麋通“眉”,眉毛。
麋,明母、脂部;眉,明母、脂部。明母双声,脂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3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565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