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

    1.通“份”。
《左传》定公四年:“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二程语录》卷十七:“伊川复曰:‘子以为何人分上事?’对曰:‘圣人分上事。’”《王粲登楼》剧一正末白:“看学土分上,我辞他一辞。”《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哥嫂倘有失礼处,父母分上休计较。”《警世通言》卷二十一:“将贼人车辆财帛,打开分作三分。”
2.通“忿”,忿恨不平。按:参看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徐仁甫《广释词》卷十。
《吕氏春秋·慎大》:“桀为无道,暴戾顽贪,天下颤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纷纷分分,其情难得。”汉高诱注:“分分,恐恨也。”清俞樾《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二)》:“分分,当作‘忿忿’。”南朝陈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時分年移竟不归,偏憎寒急夜缝衣。”按:“時分”,《玉台後集》作“特忿”,“時”为“特”形近而误。“特分”与“偏憎”互文见义,“分”即“忿”。唐元稹《古决绝词》:“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按:“分”、“恨”互文见义。又《感小株夜合》诗:“不分秋同尽,深嗟小便衰。”《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击(激)分声悽而对曰:‘说着来由愁杀人! 不问且言为贱士,既问须知非下人。楚王辩士英雄将,汉帝怨家季布声’。”宋张先《恨春迟》词:“不分閒花并蒂,秋藕连根,何时重得双眠。”按:“分”一作“忿”。《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又有些气不分。”
3.通“奮”,奋发,奋力。
《墨子·非攻(下)》:“将不勇士不分。”清孙诒让间诂:“‘分’疑‘奋’,声近,假借字。”
4.通“糞”,施肥。
《礼记·王制》:“百亩之分。”注:“或为糞。”按:《孟子·万章(下)》作:“百亩之粪”。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6646.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