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喝”,啜饮。按:哈,《集韵》:“呵答切,同欱,歠也。”《玉篇》:“哈,以口歃饮。”(参看1948年版《辞海》)哈、欱,音义皆同,乃一字异体(“口”、“欠”两部时通)。按:或云“哈”通“歃”。哈,《集韵》色洽切,入声,洽韵;今音sha。
《淮南子· 氾训》:“臾儿、易牙,淄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宋赵彦卫《雲麓漫钞》卷一:“世味审知嚼素蜡,人情全似哈清荣。”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游师雄景叔,长安人。范丞相得新沙(鯊)鱼皮,煮熟以为羹,一分可作一瓯,食既,范问游:‘味新觉胜平常否?’答云:‘将谓是䬪飥,已哈了。’盖两人食麫几不嚼也。”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724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