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五)

    1.通“靛”。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西北(比)填而更青,目类朱而复赤。”
2.通“奠”,祭奠。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填,假借为‘奠’。”
《礼记·檀弓(上)》:“曾子吊於负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注:“祖,谓移柩车去载处为行使也。填池,当为‘奠彻’,声之误也;奠彻,谓彻遣奠,设袒奠。”(古丧礼,柩车出发前一天的祭叫祖奠,出发当天的祭叫遣奠。)清钱坫云:“注:‘填读为奠。’是‘填’与‘奠’通。”(《十经文字通正书》卷十三)
3.通“垫”,垫支(代人付款)。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十分不认帐,我填还他也罢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753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