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涣”,散貌。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奂,假借为‘涣’”。
《诗经·大雅·卷阿》:“伴奂而游矣。”毛传:“伴奂,广大有文章也。”郑笺:“伴奂,自纵弛之意也。”(伴,大。)《文选》三国魏嵇康《琴赋》:“丛集累积,奂衍於其侧。”注引《苍颉篇》:“奂,散貌;衍,溢也。”
2.通“焕”,文彩貌,鲜明貌。
《礼记·檀弓》:“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奂,本亦作‘焕’。”《大戴礼记·四代》:“奂然而与民壹始。”汉张衡《思玄赋》:“文章奂以粲爛兮,美纷纷以从风。”《冀州剌史王纯碑》:“奂矣王君!”清顾蔼吉《隶辨·换韵》:“《玉篇》:‘焕,亦作奂’。”晋张华《答何劭》诗之一:“穆如酒清风,奂若春华敷。”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战主国》:“殑伽河北,有那罗延天祠,重阁层台,奂其丽饰。”唐丘光庭《补新宫》诗:“奂奂新宫,礼乐其融。”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北内外·金刚寺》:“前立大殿,後立大阁,廊周室密,奂焉。”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7913.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