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蜜”。
《山海经·中山经》:“平逢之山,实惟蜂蜜之庐。”朱起凤《辞通》卷二十一云:“今本‘蜜’作‘密’。”《荀子·大略》:“兰茞、稿本,渐于密醴,一佩易之。”按:《古逸丛书》覆宋本作“蜜醴”。《春秋繁露·立元神》:“故以德为国者,甘於饴密,固於胶漆。”武威汉代医简:“石钟乳三分,巴豆一分,二者二分,凡三物皆冶合丸以密,大如吾实,宿毋实,旦三丸。”又:“凡六物冶合,和丸以白密,大如婴桃。”《本草纲目》:“取鼠曲汁,密和为粉。”《农政全书·种植》:“《异物志》曰:‘甘蕉如饴密,甚美,食之四五枚可饱。’”
2.通“蜜”。密章、密印,即古代大臣死后追赠官爵时所赐蜡制印章。按:宋周密《齐东野语·蜜章》:“相传谓赠典既不刻印,而以蜡为之,蜜即蜡,所以谓之蜜章。”蜡似蜜,故目以蜜,故名。
《晋书·陶侃传》:“今遣兼鸿胪追赠大司马,假密章,祠以太牢。”百衲本作“蜜章”。唐权德舆《哭刘四尚书》诗:“命赐龙泉重,追荣密印陈。”唐刘禹锡《代林司徒谢追赠表》:“紫书忽降于重霄,密印加于厚夜。”
3.通“宓”、“谧”,静宓,安静。按:《说文》:“宓,安也。”清段玉裁注:“此字经典作‘密’。”按:《尔雅·释诂》:“密,静也。”
《尚书·舜典》:“四海遏密八音。”传:“密,静也。”按:《孟子·万章(上)》文同,注:“密,无声也。”《庄子·达生》:“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疑系“造父”脱误)弗过也,使之鉤百而反(返)。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国语·周语(下)》:“夙夜其命宥密”注:“密,宁也。”《管子·大匡》:“夫诈密而後动者胜。”注:“密,静也。”《史记·鲁周公世家》:“不敢荒宁,密靖殷国。”南朝宋裴骃集解引汉马融曰:“密,安宁也。”《文选》汉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薛注:“密,静也。”《後汉书·崔寔传》:“海内肃清,天下密如。”《古文苑》樊毅《修西嶽庙碑》:“京夏密清,殊俗賓服。”章樵注:“密与谧同。”
4.通“幂”。
《仪礼·少牢馈食礼》:“皆设扃幂。”注:“古文幂皆为密。”
分享到:
《山海经·中山经》:“平逢之山,实惟蜂蜜之庐。”朱起凤《辞通》卷二十一云:“今本‘蜜’作‘密’。”《荀子·大略》:“兰茞、稿本,渐于密醴,一佩易之。”按:《古逸丛书》覆宋本作“蜜醴”。《春秋繁露·立元神》:“故以德为国者,甘於饴密,固於胶漆。”武威汉代医简:“石钟乳三分,巴豆一分,二者二分,凡三物皆冶合丸以密,大如吾实,宿毋实,旦三丸。”又:“凡六物冶合,和丸以白密,大如婴桃。”《本草纲目》:“取鼠曲汁,密和为粉。”《农政全书·种植》:“《异物志》曰:‘甘蕉如饴密,甚美,食之四五枚可饱。’”
2.通“蜜”。密章、密印,即古代大臣死后追赠官爵时所赐蜡制印章。按:宋周密《齐东野语·蜜章》:“相传谓赠典既不刻印,而以蜡为之,蜜即蜡,所以谓之蜜章。”蜡似蜜,故目以蜜,故名。
《晋书·陶侃传》:“今遣兼鸿胪追赠大司马,假密章,祠以太牢。”百衲本作“蜜章”。唐权德舆《哭刘四尚书》诗:“命赐龙泉重,追荣密印陈。”唐刘禹锡《代林司徒谢追赠表》:“紫书忽降于重霄,密印加于厚夜。”
3.通“宓”、“谧”,静宓,安静。按:《说文》:“宓,安也。”清段玉裁注:“此字经典作‘密’。”按:《尔雅·释诂》:“密,静也。”
《尚书·舜典》:“四海遏密八音。”传:“密,静也。”按:《孟子·万章(上)》文同,注:“密,无声也。”《庄子·达生》:“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疑系“造父”脱误)弗过也,使之鉤百而反(返)。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国语·周语(下)》:“夙夜其命宥密”注:“密,宁也。”《管子·大匡》:“夫诈密而後动者胜。”注:“密,静也。”《史记·鲁周公世家》:“不敢荒宁,密靖殷国。”南朝宋裴骃集解引汉马融曰:“密,安宁也。”《文选》汉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薛注:“密,静也。”《後汉书·崔寔传》:“海内肃清,天下密如。”《古文苑》樊毅《修西嶽庙碑》:“京夏密清,殊俗賓服。”章樵注:“密与谧同。”
4.通“幂”。
《仪礼·少牢馈食礼》:“皆设扃幂。”注:“古文幂皆为密。”
发布时间:2019-04-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819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