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默”。
《庄子·达生》:“东野稷以御见庄公……使之鉤百而反(返),颜阖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吕氏春秋·悔过》:“昔秦穆公兴师袭郑。”高诱注:“不鸣钟鼓密声曰袭。”杨树达曰:“密声”即“默声”,古‘密’、‘默’通用。陈奇猷校释亦谓假“密”为“默”。
分享到:
《庄子·达生》:“东野稷以御见庄公……使之鉤百而反(返),颜阖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吕氏春秋·悔过》:“昔秦穆公兴师袭郑。”高诱注:“不鸣钟鼓密声曰袭。”杨树达曰:“密声”即“默声”,古‘密’、‘默’通用。陈奇猷校释亦谓假“密”为“默”。
发布时间:2019-04-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8196.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