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一)

    1.通“倔”,倔强。
《史记·匈奴传》:“杨信为人刚直屈强,素非贵臣,单于不亲。”《汉书·陆贾传》:“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於此。”唐颜师古注:“屈强谓不柔服也。”按:《史记》作“倔强”。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吴王濞骄恣屈强,猖滑始乱。”宋梅尧臣《李审言相招与会开宝培院》诗:“又效市井态,屈强体非雅。”清曹寅《栗花歌》:“朝吸雲英暮吸髓,得气屈强长不死。”
2.通“崛”。屈起,即“崛起”,突然兴起貌,勃起。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屈,叚(假)借为‘崛’。”
《文选》汉扬雄《剧秦美新》:“独秦屈起西戎,邠荒岐雍之疆。”按:此为李善注本,五臣注本作“崛”。《汉书·叙传(上)》载班彪《王命论》云:“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唐颜师古注:“屈起,特起也。”王先谦补注:“屈,‘崛’借字。《文选》作‘崛起。’”按李善注:“《埤苍》曰:‘崛,特起也。’‘崛’与‘倔’同。”《後汉书·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传论》:“降至秦汉,世资战力,至於翼扶王运,皆武人屈起。”注:“屈起犹勃起也。”按:徐复先生谓:“范书屡见。亦作‘崛起’。……‘屈’为‘崛’之省借。”汉王充《论衡·自纪》:“屈奇之士见,倜傥之辞生。”唐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诗:“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太平御览》卷二百五十三引《列异传》:“夜时有异物特稍稍转近,忽来覆(刘)伯夷,伯夷屈起,以袂掩之。”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8334.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