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曠”,空旷,开阔;旷缺。
《墨子·兼爱(下)》:“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於此被甲婴胃,将往战,死生之权未可识也。”《管子·形势》:“无广者疑神。”郭沫若等集校引安井衡云:“广,读为‘旷’。旷,空也。”《庄子·天道》:“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可测也。”《荀子·王霸》:“人主胡不广焉,无恤亲疏,无偏贵贱,唯诚能之求?”注:“广,或读为‘旷’。”《列子·汤问》:“不思高林广泽。”唐殷敬顺释文:“广,一本作‘旷’。”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顺道》:“不广其众。”按:《国语·越语(下)》有“无旷其众”。韦昭注:“旷,空也。……无令空日废业。”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从京还,逼暮,不得至家,宿广屋中。”唐司空图《浙上》诗:“山田渐广猿时到,村舍新添燕亦多。”
2.通“曠”,怨旷。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京房《易传》云:“师出过时,兹谓广。”唐颜师古注:“李奇曰:‘音旷’。韦昭曰:‘谓怨旷也。’”按:《广雅·释诂》:“旷,久也。”清王念孙疏证据此谓“广与旷同”,与“怨旷”义异,亦可备一说。
3.通“曠”,旷达,心情开朗。
《荀子·解蔽》:“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唐杨倞注:“广,读为‘旷’。”又《王霸》:“人主胡不广焉,无䘏亲疏。”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诗:“广情故,心相於。”《新唐书·卓行传·司空图》:“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
4.通“曠”。旷废。
《管子·大匡》:“持社稷宗庙者,不让事,不广閒。”清俞樾《诸子平议》:“广者,‘旷’之叚(假)字。”又《禁藏》:“听其淫乐,以广其心。”《吕氏春秋·不广》:“智者举事,必因时,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广。”俞樾平议:“广,读为‘旷’。古‘广’‘旷’字通。旷,废也。”
5.通“壙”,墓穴。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廣,叚(假)借为‘壙’。”
《孔子家语·困誓》:“自望其广,则睪(懌)如也。”王肃注:“广,宜为‘壙’。”按:《荀子·大略》作“壙”,唐杨倞注:“壙,丘垅。”
分享到:
《墨子·兼爱(下)》:“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於此被甲婴胃,将往战,死生之权未可识也。”《管子·形势》:“无广者疑神。”郭沫若等集校引安井衡云:“广,读为‘旷’。旷,空也。”《庄子·天道》:“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可测也。”《荀子·王霸》:“人主胡不广焉,无恤亲疏,无偏贵贱,唯诚能之求?”注:“广,或读为‘旷’。”《列子·汤问》:“不思高林广泽。”唐殷敬顺释文:“广,一本作‘旷’。”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顺道》:“不广其众。”按:《国语·越语(下)》有“无旷其众”。韦昭注:“旷,空也。……无令空日废业。”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从京还,逼暮,不得至家,宿广屋中。”唐司空图《浙上》诗:“山田渐广猿时到,村舍新添燕亦多。”
2.通“曠”,怨旷。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引京房《易传》云:“师出过时,兹谓广。”唐颜师古注:“李奇曰:‘音旷’。韦昭曰:‘谓怨旷也。’”按:《广雅·释诂》:“旷,久也。”清王念孙疏证据此谓“广与旷同”,与“怨旷”义异,亦可备一说。
3.通“曠”,旷达,心情开朗。
《荀子·解蔽》:“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唐杨倞注:“广,读为‘旷’。”又《王霸》:“人主胡不广焉,无䘏亲疏。”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诗:“广情故,心相於。”《新唐书·卓行传·司空图》:“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
4.通“曠”。旷废。
《管子·大匡》:“持社稷宗庙者,不让事,不广閒。”清俞樾《诸子平议》:“广者,‘旷’之叚(假)字。”又《禁藏》:“听其淫乐,以广其心。”《吕氏春秋·不广》:“智者举事,必因时,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广。”俞樾平议:“广,读为‘旷’。古‘广’‘旷’字通。旷,废也。”
5.通“壙”,墓穴。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廣,叚(假)借为‘壙’。”
《孔子家语·困誓》:“自望其广,则睪(懌)如也。”王肃注:“广,宜为‘壙’。”按:《荀子·大略》作“壙”,唐杨倞注:“壙,丘垅。”
发布时间:2019-04-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www.kekeshici.com/hanyuweb/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tongjiazi/8629.html,转载请保留。